至诚源自法之正义 业精始于品质卓越

法律咨询:400-779-9966

说法律事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律师说法 > 说法律事

说法律事
车辆挂靠协议是否有效--齐晓亮
发布时间: 2017-11-29来源: 东友头条号 浏览:
 

【案情】
       2016年5月,家住北京市某区的赵某购买了一辆厢式货车,挂靠于某运输公司。双方在挂靠协议中约定,赵某每年向某运输公司缴纳管理费12000元,由某运输公司为其办理各项货运许可证等证件,赵某自主经营挂靠货车,自负盈亏。对挂靠车辆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由赵某自行承担损失,某运输公司为挂靠车辆先行赔偿的各项费用由赵某在30日内予以返还。

      2016年10月1日,赵某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车祸,赵某负全责,某运输公司经北京市某区法院判决垫付了各项赔偿损失共50000元。因赵某得到保险公司给付的赔偿款后没有及时向某运输公司支付赔偿款,某运输公司诉至北京市某区法院,要求赵某依据协议约定向原告支付赔偿款。原告的诉讼请求应否支持?

【律师点评】
       有关车辆挂靠协议是否有效,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国务院《道路运输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车辆营运证不得转让、出租”,对此应理解为行政法规明确禁止车辆挂靠经营,因此该协议无效。
    
      第二种观点认为,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明文规定禁止运输车辆挂靠经营,且挂靠经营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属于运营者依据市场需求自发形成的,不属于《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关于合同无效的5种情形,故该挂靠协议应当认定有效。

      本人更倾向第二种观点,因为所谓车辆挂靠,是指个人出资购买车辆而挂靠在某客货运输企业,并以该企业名义进行客货运输经营。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合同,即具有合法运输经营权的企业法人给没有取得合法经营权的个体运输户提供合法经营的身份和一定的管理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虽然交通部已经多次下发文件拟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对道路客运挂靠经营进行全面清理,一些省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也明令禁止机动车辆挂靠经营,但同时也有一些省市对此持鼓励态度,而在法律和行政法规层面,目前对于此类合同的效力,尚没有明确规定。
   
       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那么,车辆挂靠经营既然违背了上述《道路运输条例》第三十四条关于“车辆营运证不得转让、出租”的强制性规定,是否应当据此认定本案中的挂靠协议无效呢?
    
      2009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第五条规定,要正确适用强制性规定,稳妥认定民商事合同效力。在适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中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时,人民法院应当注意区分效力性强制规定和管理性强制规定。违反效力性强制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违反管理性强制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形认定其效力。即如果强制性规定规制的是合同行为本身,只要该合同行为发生即绝对地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如果强制性规定规制的是当事人的市场准入资格,人民法院对于此类合同效力的认定,应当慎重把握,必要时应征求相关立法部门的意见或请示上级人民法院。
    
      从当前司法实践中的判例来看,各地法院对机动车辆挂靠经营合同一般是作为有效合同来审理和判决的,这一方面是出于对挂靠者与挂靠单位双方真实意思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对受害人利益的保护。
    
      所以,综合本案,挂靠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由意志的体现,双方约定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由赵某自行承担损害结果,也符合权利对等原则。某运输公司为赵某垫付了交通事故赔偿款后,根据民法法理,赵某属于不当得利,故其应当返还某运输公司为其先行赔付的赔偿款。所以,某运输公司与赵某签订的车辆挂靠经营协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