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源自法之正义 业精始于品质卓越

法律咨询:400-779-9966

说刑事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律师说法 > 说刑事

说刑事
为什么律师不能直接告诉你刑期?--陈雨露律师
发布时间: 2017-12-22来源:东友律师 浏览:
\

律师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匆匆反馈完一知半解的案情后,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律师,问到:“像这个情况,会判多少年?”继而小心翼翼地捕捉着律师的表情,双眉靠近意味着情况不太妙,嘴角微翘意味着成竹定在胸,眼神飘离意味着过往有案例……更有甚者,将这些传来的案情嵌入百度搜索而来的法律规定,或借以印证律师咨询的真假,或由此判断案件的发展走向。
诚然,像故意杀人并导致死亡结果的案件,在无特别犯罪要素考量下,判决结果确实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但伴随着每一个刑事案件参与要素的不同,每一个办案人员思考角度的不同,以及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会综合导致案件处理结果的差异。尤其是经济类犯罪,与界限分明的自然犯罪具有明显不同,对于事实、法律的解读几乎是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可以理解的是家属的心情和期待。作为律师,如果完全不能对结果进行判断,恐怕也是一种能力的欠缺。但这个判断除了建立在参考罪名本身的特点、律师的办案经验以外,还取决于对具体案件信息的掌握程度。如本文开头所言,很多家属不仅没有亲身经历犯罪过程,对犯罪嫌疑人都不甚了解,得到的信息大多传闻而来,律师基于此的判断必定是不科学也不负责的。那么,起码也要让律师先会见到犯罪嫌疑人本人吧!另外一个比较成熟的判断时间点发生在案卷移送审查起诉后,此时律师可以查阅全部案卷材料,这意味着不仅可以知道案发始末,还可以借此评估办案机关的思路,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曾经碰到过一个案子,家属咨询时言之凿凿地告诉律师是A罪名,但根据其所述案情,律师质疑被害人应该是以B罪名(重罪名)报案并以该罪名最终立案,家属断然否认,幸而是家属也并没有由此否认律师的能力,结果律师在会见后得知果然是B罪名。如果所有的判断是出于案件探讨或内心希冀的目的,那么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情况是家属根据律师的判断结果来决定是否“救”犯罪嫌疑人,是否为其聘请律师,如此的话,是对犯罪嫌疑人极其不负责的,并极有可能贻误案件的发展。
 
文丨陈雨露律师 刑事业务部